Site icon 香港天樂浸信教會

出埃及記20210501

怨言背後的真相

讀經:出15:22-16:10

選讀經文:

22.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起程,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到水。 23.到了瑪拉,他們不能喝瑪拉的水,因為水是苦的;所以那地名叫瑪拉。 24.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

出埃及記 16

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

7.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甚麼,你們竟然向我們發怨言呢?」 8.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耶和華已經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我們算甚麼呢?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而是向耶和華發的。」 9.摩西對亞倫說:「你對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來到耶和華面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

時代默想:

以色列人即使重獲自由,仍有很多要學習的功課:

神的子民首先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在日常需要上仰賴祂的供應。

當人落在恐懼、缺乏和困難時,信心就立時受到考驗。

因此,日常生活是我們最實際的教室,讓人的信心受磨練和建立。

再者,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學習辨別神作為的場所。

這段經文記載了神的「榮耀」向這群埋怨的百姓顯現(出16:9~10)。

今日選讀的經文主題是發怨言,我們可以進一步闡釋發怨言的起因。

首先,是生活上的逆境,水在曠野中尤如黃金,如果找不到水人畜的生命都會受威脅。

三天也是不短的日子,曾聽過有傳道人說很難理解為何一群經歷神大能的子民這麼善忘,忘記了神的作為。

起初我也同意他的說法,後來再細想有這種反應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我們豈不是一樣嗎?

當我面對困境時,何嘗不是很快忘記了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嗎?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像約伯的敬虔生命,能夠講得出「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眼下我們看見香港的現況不也是這樣嗎?

因此對弟兄姊妹所發怨言,我們也要有充分的諒解和聆聽。

否則會惹來更強烈的反彈,失去了溝通和牧養他們的機會!

第二個發怨言的原因,是失去了神和領袖的信任,大家知道百姓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背後是懷疑神是否「玩」他們?

這是缺乏對神的認識,他們不認識神在歷史中的作為,他們不了解神早在亞伯拉罕時代就預言這一切事的發生。

對我們今天來說,就算我們不明白神全盤的救贖計劃,並祂在歷史中的作為。

有人把整本聖經的信息,總結來說可以分成四幕劇:創造,墮落,救贖,新創造。

而聖經的中心人物就是耶穌基督,祂是末後的亞當,把所有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有時我們讀聖經缺乏了宇宙性的視野,忘記了神在世界所作的大圖畫,這可能也是我們以偏概全的原因。

因此當逆境來臨時,我們便會對神發怨言!

感謝神!

主竟然寬容我們這班頂撞祂的罪人,還以不變的愛對我們,這正是恩典!

回應禱告:

求主讓我們再重認認識神的作為,珍惜祂對我們的恩典,停止怨言,並向世人作見證,述說神的大能!奉主名禱告。阿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