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 20200528
日光之下的智慧~傳道書
讀經:傳道書一1-2《和合本》
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1:2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導言
舊約聖經中,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和雅歌,統稱為詩歌智慧書。
傳道書屬於智慧文學,向讀者啟示神創造在「日光之下」的三個秩序:
物質秩序—禍福成敗的分配
功能秩序—資源崗位的效果
道德秩序—善惡報應的
人能享受和滿足,在於存敬畏的心感謝賜福的神。人活在短暫有限的地上,面對各種禍福遭遇,只能找到部份答案。神對萬事卻有祂的全盤計劃,祂擁有人類和宇宙萬物的絕對主權。
作者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1:1)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1:12)
根據以上,及往後的經文提及這位君王的智慧、財富及享受皆勝人一籌。因此,主流學者都認為作者非所羅門王莫屬,但近代有學者並不同意。傳道書的英文名稱“Ecclesiastes”源於七十士譯本,希伯來原文“Qohelet”,解釋為「召集群眾參加聚會的人」,意即「傳道者」。這稱呼在書中共出現七次,也是作者多次的自稱。作者履行智慧人的職份,將從神而來的啟示教導我們如何在多變的世代,按神的心意過活。
主旨:「虛空的虛空」
「虛空」在本書共用了33次,原文的意思是「霧氣」或「氣息」,表示無常、短暫、沒有意義。希伯來文重複說「虛空」,是強調作用,驟耳聽來本書不斷重複人生的「虛空」,好像十分消極。的確,如果人只為今生而活,眼前的景象會叫人喪氣失志。
經文的「虛空」並非指人內心的不滿足,而是指造物主創造「日光之下」的人類和宇宙是有限和非永恆的。這個世界將會終結,神對人的救贖是超越「日光之下」。傳道者提醒讀者預備迎接末日的審判,選擇「日光之上」的生命,敬畏神,積極地活好地上的每一天。
默想:凡事都是虛空
親愛的兄弟姊妹,你曾否這樣發問:如果有神,為何祂容許苦難臨到人的身上?
為何今年數以萬計的人死於新冠肺炎而神仍袖手旁觀?
為何剛出生的嬰兒無辜夭折?
為何惡人富貴榮華,義人卻潦倒不堪?
第2節傳道者說「凡事都是虛空」,「凡事」所指的是甚麼?
請默想第3節經文「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願我們一起用心研讀默想傳道書,讓神的話改變我們的生命。
禱告
神啊!感謝祢賜下寶貴的聖經,成為我行事為人的指引和教導。
在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求祢賜我辨別對錯的智慧,凡事作正確和合祢心意的選擇。
我立志謙卑每天有恆心,藉著傳道書領受祢的教導。
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