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 20201229
過河的準備
讀經:約書亞記一10-18
選讀經文:
於是,約書亞吩咐百姓的官長說:「你們要走遍營中,吩咐百姓說:『當預備食物, 因為三日之內你們要過這約旦河,進去得耶和華-你們上帝賜給你們為業之地。』」
……他們回答約書亞說:「凡你吩咐我們的,我們都必做;凡你差我們去的地方,我們都必去。我們在一切事上怎樣聽從摩西,也必照樣聽從你。惟願耶和華-你的上帝與你同在,像與摩西同在一樣。無論甚麼人違背你的命令,不聽從你所吩咐他的一切話,就必處死。你只要剛強壯膽!」
(約書亞記 1:10-11,16-18 和合本2010)
時代默想:
當我今天讀到約書亞吩咐百姓用三天時間準備過約旦河時,心裏起了疑問,就是僅僅三天是否足夠?
可是從百姓對約書亞的回覆可見他們已有充足的準備,特別是約旦河東兩個半支派,他們同意把妻兒牲蓄畜留在原地,並派出他們的勇士與其他九個半支派一起爭戰。
假如我想像自己是河東兩個半支派的戰士,一定是看見約書亞背後的上主同樣把這地賜給他們為業,這種集體身份能在十二支派百姓中凝聚起來。
同樣今天在地上各個地方教會凝聚起來其實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其中華理克牧師帶給教會的異象是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團體,擁有最多各方面專業的人才,差不多分佈在世界每一個角落。
如我們能集合力量一起改善世界上的貧窮問題、社會民生、促進和平,我們就真正能夠把上帝的國度活現在世間。
其實 華理克牧師 的異象是一個很有策略性的建議,可惜對我在教會事奉的經驗,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大的難題就是信徒之間難以彼此合一。
小至一家地方教會,大至宗派之間的合一也是極不容易達到共識。
上個世紀福音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葛培理牧師 可以算是能夠把世界各個基督教宗派合一的例子,是的,在福音工作上合一似乎是較為容易達致的目標。
可是我們近年也看見聯合佈道的行動也越來越難有效進行,我看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後現代社會已經不再重視一個共同的宏大敘事 meta-narrative,就是說理性客觀的「共同理想」再不流行在新一代人當中。
他們寧可相信自己的感受、政治理想和超越經濟和物質的追求。
例如今天大型佈道會的成效相比友誼佈道的效果大不如前,証明今日要人對福音有回應更加需要活出生命的見証和與未信朋友建立真誠的關係。
回應禱告:
願我們都能活出有主耶穌生命的見證,求主加我力量去活出這個信仰的真諦:凡所作的,都是出於愛心而作。奉主名禱告。阿們。